朱小勇同志,男,1982年7月8日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学历,2001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宣城市宣州区黄渡小学任教,2009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,2011年8月通过公务招录考试进入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工作,先后在民二庭、民四庭、水阳法庭工作,历任书记员、助理审判员、审判员。2013年9月被派至宣州区法院水阳法庭工作,2017年12月被任命为宣州区人民法院水阳法庭副庭长,2022年7月被任命为宣州区人民法院水阳法庭庭长,主要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。
在法院工作以来,朱小勇同志热爱本职岗位,不断加强学习,努力进取,从一名书记员逐步成长为审判一线骨干法官。在工作中,他牢记“司法为民”宗旨,秉承现代司法理念,积极主动多办案、办好案,尽力化解社会矛盾。同时,不断加强自身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,在实践中更新,多方面培养自己运用法律解决和处理各种案件的能力,以适用新时期法官职业要求。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1日,共审结案件1934件,结案率高达95.67%,连续几年名列全院前茅,无超审限的案件,审结的全部案件,都按规定时限送院审监庭评查,案件质量达标率为100%,无矛盾激化案件,也没有因办案不公当事人上访案件。在处理一些矛盾较大、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中,能灵活运用法律妥善处理问题,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加大调解力度,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实现政治、法律、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由于其工作业绩较突出,先后三次被评为“优秀公务员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一、不忘初心,无私奉献
面对不同的工作挑战、面对案多人少矛盾突出、面对年轻办案法官力量不足的局面,朱小勇同志始终能够任劳任怨、勇挑重担,主动承办庭里重大、复杂、疑难案件。2016年1月,其办理的多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,因案件影响面广、涉及人数众多,因案件影响面广、涉及人数众多,为了能及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,他辗转江苏、浙江、福建等地找寻被告线索,并放弃双休时间倾心协调此案,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。期间,他年仅18个月大的儿子罹患重病,前往南京、北京就诊,但他因办案需要,却不能陪在儿子身边照看、呵护。春节期间,他利用七天假期只身前往北京,陪儿子在医院中度过了短暂的时光,儿子康复出院时,他仍忙于办案,没有时间同爱人一起将儿子接回。2020年3月,孙某等48人向法院申请支付令,要求付某支付劳务工资66.8万元。接到案件后,为尽快帮助工人们讨回血汗钱,他迅速与同事一起辗转苏、浙等地寻找被告线索,最终成功将支付令顺利送达给付某,通过耐心细致地明法析理,促使付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,最终履行全部工资给付义务。办案期间,他年幼的女儿仅4个月,母亲上了年纪身体每况愈下,爱人作为一线医护人员被派往疫情防控一线,夫妻俩只能将正处于哺乳期的孩子交给母亲照顾,偶尔挤出一点休息时间看望女儿,一家人相互扶持一步步度过最艰辛的日子,却从未向单位提出任何要求和帮助,也未向身边人道过一声累和苦。
二、勤奋学习,夯实基础
朱小勇同志始终坚持日常业务学习,学习新的法律、法规、司法解释,学习上级法院指导性判例,时刻关注理论、实务前沿探讨。同时,由于有越来越多新类型、专业性的案件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其他专业科学知识。面对该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受案大量上升,建筑、法律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热点,他利于工作之余自学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建筑技术性规范。因此他在处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类案件时,俨然是一个懂得建筑类技术规范的行家里手,对于迅速解决当事人的纠纷起到关键作用。2020年5月28日通过了《民法典》,从此我国迈入民法典时间。朱小勇积极参加学习民法典的相关培训活动,撰写学习心得感悟,将学习成果运用在法律实践中。紧跟民法典之后,又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,他将新、旧司法解释进行了系统的对比,重点学习修改部分的法律规定。此外,作为一名年轻法官,他特别注重向老法官的学习,学习他们丰富的审判经验和和调解经验,揣摩同当事人交流的方式方法,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调解、审判素养,为更好地审理案件奠定基础。
三、注重实效 情法交融
自2013年扎根基层法庭以来,他面对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,特别是法理、情理、习俗冲突尖锐对立的现实,他注重倾听群众诉求,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,耐心疏导,消除情绪对立;合理运用法官释明权,严格兑现司法服务承诺,悉心指导当事人举证、质证,尽量将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口语化。案件处理过程中当判则判、能调则调,及时合法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。在承办的案件中,经其调解撤诉案件达286件,无案件引起矛盾激化。
在其承办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,史某夫妇生育有五个子女。自2003始,五子女协商每人每年支付二老赡养费1000元,并于每年腊月预付下年赡养费。2014年腊月,二儿子拒绝支付赡养费,二老请社区干部协调未果,遂将子女诉至法院。朱小勇法官承办这个案件后,多次前往史某几位子女家,耐心地对他们释法说理,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朱小勇数十次的耐心调解下,五位子女都明白了“羊羔跪乳、乌鸦反哺”的道理,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赡养责任,最终都自愿履行了赡养双亲的法定义务。
四、坚守岗位 使命担当
2016年6月20日的特大暴雨致使水阳法庭迅速被洪水淹没。朱小勇不顾生命危险,迅速将卷宗材料、电脑设备等搬到三楼。因抢救及时,卷宗材料无一浸水。当天下午,水位不断上涨,导致法庭内停水停电,然而朱小勇没有选择撤离回到城区,与庭长陈立华一起驻扎在法庭三楼,并及时向院部报告灾情。6月21日,洪水退去后,朱小勇与庭长,用水瓢、脸盆、畚箕舀水,一次又一次,将一楼审判法庭内的水全部排干。持续一个月的强降雨期间,朱小勇始终坚守法庭,坚持开庭办案,共审结案件12件。
五、延伸司法,服务百姓
在做好审判本职工作的同时,朱小勇同志还想方设法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,积极拓展、延伸司法职能,通过车载法庭、集市法庭、假日法庭等巡回审判的方式,将庭审搬到农家小院,搬进田间地头,既方便群众诉讼,又能在案件审理中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。巡回审理的经验做法多次被全国省市多家媒体报道。2013年9月至今,朱小勇同志在送达、巡回开庭之余,前往各村的法官联系点,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服务近200次,促使一批婚姻家庭纠纷、土地争议纠纷等案件在诉讼前及时得到化解,减轻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压力,并通过这一平台,与村组建立紧密的日常联系,为审判工作的调查、调解奠定基础,发挥了司法审判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积极效果,实现了司法审判与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。
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年轻法官,朱小勇没有优厚的待遇,也没有鲜花和掌声,他甘于平凡、坚守基层,日复一日地奔走在司法为民的路上,用辛勤、汗水、责任与担当践行着成为一名人民满意好法官的理想。